科技馆和老师(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上传日期:2023-05-28 浏览次数:

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立着一对“人体骨骸”。生前,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也是一对医学伉俪,一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娶了贵小姐,风风雨雨57年。

死后他们选择捐献遗体,再续前缘,依然并肩。这对夫妻是什么身份,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贫寒小子与千金小姐的爱情

李秉权,一个来自腾冲的贫寒孤儿。幼年时,父母先后因病去世,正因如此,他从小立志,此生都要投身医学,救死扶伤。

哥嫂用三架织布机撑起他的求学之路,为考医学院,他步行两个月前往投靠同乡,一路目睹家国沦陷,悲凉而愤慨,最终他成功考上云南大学医学院。

在校期间,李秉权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平时除了吃饭睡觉,他都在学习,从图书馆到茶馆,只要是能看书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

期间,他发现自己在图书馆和茶馆总会碰到一个女生,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互相吸引。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胡素秋,护国名将胡瑛的宝贝女儿。从小她便跟着父亲见到了各种世面,这使得她独立、有主见。

她从来不是依靠大树的菟丝花,她自己长成了一棵大树。而李秉权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并肩作战的伴侣与战友。

1948年,胡素秋收下一支刻有名字和日期的灰杆金套“51号派克金笔”,这是李秉权向她求婚的礼物。第二年年底,两人喜结连理。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共赴医学前线,并肩救死扶伤

婚后,两人携手共赴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成为新中国首批医师。他们一个是云南神经外科的奠基人,另一个是云南妇产专家。

夫妻俩兢兢业业,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他们当了一辈子医生,也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后生。

他们对“大家”问心无愧,但是对“小家”却是亏欠太多。他们的三个儿女,从小听到最多的就是:快来医院,有急诊。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李秉权和胡素秋太忙了,一家人在一块吃饭的次数少之又少。即使是父母难得回家吃一次饭,饭桌上唠的也是工作。

当时他们家里常备的东西就是点心和饼干,因为夫妻俩常常来不及吃饭。

但是,即便如此,夫妻俩也都互相牵挂惦记。胡素秋有一次脑出血,李秉权直接亲自主刀,将妻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处处不提爱,但又处处充满爱。

两人退休后也并未待在家里颐养天年。他们还是会与往常一样,去医院参加会诊或者在家里读书、做研究、写论文。

就是这样一对医学伉俪,在共同的理想之下,携手并肩57年。夫妻之间最大的浪漫,是“我要与你共度余生”,他们做到了。

在医院,他们与死亡和新生打交道打了大半辈子。这让他们比常人更能释然看待死亡。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缠绵病榻多年的李秉权不止一次地对妻子和子女提到捐献遗体的事情。他说当了一辈子医生,死后想为医学再尽一份力。

对此,虽然几个儿女都是医生,但是他们一时也难以接受父亲的决定。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李秉权的这一想法在当时来说算是比较惊世骇俗,他的大儿子沉默了很久,最终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

而李秉权之所以如此坚决地选择捐献遗体,是因为他知道,可供教学和科研的遗体实在太少了。

正常来讲,解剖课一般是2-3人负责一具遗体。但是因为昆明医学院的遗体不足,所以导致30-35人用一具遗体。这样既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推进医学科研的发展。

而他之所以下决心捐遗体,是因为一次交流学习的经历。当时他去青岛医学院交流学习,恰好看到沈福鹏教授的骨架。

沈福鹏教授曾经是他的老师,看到老师的付出,李秉权也表示想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些贡献。

他说:“我得过脑梗,有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毛病,死后可以做一下病例解剖,学生在我身上得出经验了,病人就能有一分生的希望。解剖完,我这身老骨头架子还可以供教学使用。”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说服了家人之后,李秉权签署了遗体捐赠书,将遗体捐赠给自己的母校,成为云南省第一位捐献遗体的医学教授。

而胡素秋也夫唱妇随地签署了遗体捐献书。临终前,李秉权有些舍不得地拉着妻子的手说:“我已经80岁了,你也快80了。来日已短,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要先走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2005年3月29日,李秉权教授因病辞世。将他的遗体交接给母校时,妻子胡素秋表示丈夫“了却了一生的心愿”。

丈夫去世后,胡素秋一度痛不欲生。但是想到丈夫临终前对自己说的话,她很快打起精神来。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后来的日子,她和往常一样,按时去看门诊,平平淡淡、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唯一变化的是,她在房子前种下了一片竹林。

竹林中有个铁牌,上面刻着:竹魂—李秉权(1922-2005)。这是胡素秋对丈夫的思念和爱的寄托,如今,它们已经长成了两层楼高,枝繁叶茂。

胡素秋经常看着竹林发呆,年纪大了,她也很喜欢回忆过去。她说:“我当初选择李秉权,就是爱慕他胸怀大志,贫贱不移,自强不息,努力钻研的精神,而且他对我一往情深。”

她一人度过漫漫10年。2015年12月,胡素秋离世,在她的遗嘱中写道:“眼角膜、进口晶体、皮、肝、肾等供给有需要的病人,最后再送解剖。”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2019年,两位老人终于“重逢”,他们的骨骼标本被一起安置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

时隔14年,他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在母校继续并肩作战。对此,两人的儿女感慨万千。

他们的儿子李向新表示,自从他选择了从医这条路,父亲就一直与他强调医生不是职业,而是需要奉献一生的事业。

对于父母“重逢”这事,李向新说:“我父亲重病的时候跟我母亲讲,他说我这一生非常满足了。我有三个最大的财富,第一个财富就是我有三个好学懂事守法的子女。第二个财富是我有几千册医学书籍。第三个财富有她这个一辈子相濡以沫的好老伴。”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春去秋来10年逝,93岁的胡素秋选择夫唱妇随,捐献遗体,与丈夫再次“并肩作战”。

夫妻俩,生前为医学鞠躬尽瘁,死后捐遗体服务医学。满心赤诚、一腔热血,跨越生死界线,他们虽死犹荣。

生同衾死同椁,玻璃橱窗,是他们特殊的坟。他们并肩站在哪里,向学生揭露人体骨骼的奥秘,延续浩瀚的爱。

我想,死亡对他们而言,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斯人远去,灵魂永存。

2005年,夫妻携手捐献遗体,14年后重逢“讲台”,两架白骨并肩站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上一篇:鼎点网络科技(让未来网络生活更便捷)

下一篇:迪迪网络科技(深恶痛绝的抄袭者,层出不穷的网络搬运,我与网络抄袭的斗智斗勇)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