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

上传日期:2023-04-24 浏览次数:

安禄山叛乱时,那是标准的握有了先手的优势;而且广阔的中原地区都没有驻军。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席卷了广阔的中原地区,并且打到潼关脚下。

到了史思明再度大举南下时,这种优势已完全没有了。因为战争已进行了两年多时间,大唐帝国早已进入了一级备战状态,而且中原地区有李光弼为代表的朔方军人;还有董秦、田神功为代表的平卢军人。

董秦从思明寇河阳,夜,帅其众五百,拔栅突围,降于光弼。

顷之,神功袭德信,斩之。从谏脱身走。神功将其众来降。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在这种背景下,史思明虽然迅速夺取了洛阳、汴梁。但是李光弼退到了河阳一线,史思明就无法再继续向前推进了。既然连河阳都无法突破,想进入山西就更不用说了,至于想杀入关中,就更不要奢谈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才不想冒着军队失控的风险,去平定史思明的叛乱。

处于大唐皇帝的角度,安史之乱发展到这个阶段,已是标准的手足之患了。因为能平定这种叛乱最好,不能平定这种叛乱,也没有什么致命的危机。

相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那可真有可能成为心腹大患的。所以,皇帝最多的心思一直用于如何控制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而绝不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灭掉史思明。

单看当时的局势,大唐皇帝控制着西北、西南、江南、河东、还占据着大半个中原地区,敌人就控制河北一隅之地,谁也会觉得,统一天下就是临门踢一脚的一事了。

问题是,大唐皇帝最后临门这一脚,怎么也踢不进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的看,这就是因为皇帝变笨了,因为皇帝竟然没完没了的猜忌郭子仪、李光弼。

问题是,在皇帝心中,现在最危险的敌人,其实就是大大小小的郭子仪、李光弼,皇帝给这些人权力太大了,才有可能输得连毛也不剩的,只要牢牢控制了大大小小的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再牛X,他也飞不到天上的。

从这层意义上,史思明之乱比安禄山之乱持续得更久,绝不是因为大唐帝国实力不够,实在是因为大唐皇帝的主要心思,从来没有用于平定史思明的叛乱上。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因为类似的原因,在史思明大举南下近一年后,有人建议皇帝启用郭子仪。

总而言之,现在李光弼在中原一线牵制着叛军主力,以大唐帝国家大业大的优势,让郭子仪再率一支军队直扑叛军老巢,直接就可以把叛乱军打崩盘了。

听到这个建议,唐肃宗难免也会怦然心动的,甚至一度都要付之实践了。但是在鱼朝恩的阻止下,终于没有实行。

或上言:“天下未平,不宜置郭子仪于散地。”乙未,命子仪出镇州;党项遁去。戊申,制:“子仪统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还定河北,发射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坊、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皆受子仪节度。”制下旬日,复为鱼朝恩所沮,事竟不行。

表面上这是大太监鱼朝恩从中作梗。

其实,这是唐肃宗内心一直存在矛盾,那就是应该全力平定叛乱呢?还是花更多的心思控制大大小小的郭子仪、李光弼呢?

最后,皇帝还是发现,史思明之类的叛乱也就是手足之患,他们一直存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皇帝的判断非常正确,因为所谓的河朔三镇存在了一百多年,大唐帝国依然顽强的存在了一百多年。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如果郭子仪、李光弼之类的人失控了,只要看看五代时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大宋的王朝交替就可以知道了。

总而言之,篡夺皇权的从来不是那些脑门上刻着乱臣贼子字样的军人,而是那些看起来一副忠心可表天地的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当大宋皇帝赵匡胤想重用某个军方大佬时,有人就提醒他,万一他和您黄袍加身,那可怎么办啊?赵匡胤说,这个人很忠心啊。对方就说了,您以前很忠于大周皇帝啊。结果呢,现在大周帝国安在哉?

甚至往前看,郭威难道不忠于刘知远吗?刘知远难道不忠于石敬瑭吗?石敬瑭难道不忠于李嗣源吗?李嗣源难道不忠于李存勖吗?

总而言之,让臣子想叛乱的原因,不是忠心不忠心的问题,而是权力格局。如果权力格局出了问题,就算臣子一心忠于皇帝,手下将士如果把他强行按在床上,或是灌酒他,然后用一块黄布裹他在身上,他除了哭干眼泪,接受这种生米煮成熟饭的事实,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来朝,帝欲使典兵,赵普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柄,屡谏,不听。宣已出,普复怀之请见曰:“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

帝曰:“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普曰:“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帝默然,事遂中止。

从这层意义上,唐肃宗开始一度想信任郭子仪,后来终于选择再度压制郭子仪,大约与上面的原因非常相同。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唐肃宗不但一直防着郭子仪,更一直防着李光弼。

邺城大败后,帝国的平叛主力军是由李光弼领衔的,但是这支军队上面有大元帅越王李係,李光弼只是副元帅。更主要的是,李光弼还受大太监鱼朝恩节制,因为鱼朝恩是代表皇帝监军的。

而李光弼的下面,还有一个能与李光弼分庭抗礼、处处作对的仆固怀恩。

至于李光弼的周围,还有相对独立的田神功、董秦、卫伯玉、李抱玉等部。

要知道,这仅仅是中原地区的军方大佬,山西、西北、江淮还有众多的军方大佬存在。这些人给李光弼面子,自然会承认李光弼现在是军界一哥;不给面子,在这些人眼中,李光弼算什么呢?

或言:“洛中将士皆燕人,久戍思归,上下离心,击之,可破也。”陕州观军容使鱼朝恩以为信然,屡言于上,上敕李光弼等进取东京。光弼奏称:“贼锋尚锐,未可轻进。”……怀恩惮光弼而心恶之,乃附朝恩,言东都可取。由是中使相继,督光弼使出师,光弼不得已,使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与怀恩将兵会朝恩及神策节度使卫伯玉攻洛阳。

最简单而言,李光弼敢和皇帝对抗时,谁还会承认李光弼是军界一哥呢?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动不动给李光弼脸色看,李光弼也只能忍着,因为不服气真的打开了,李光弼估计也是白给。因为这些人以忠君大义给李光弼脸色看,李光弼敢不服,还要动手,你说皇帝会帮谁?如果皇帝把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输送给田神功之类的人,李光弼一定能打过人家?

总的来说,唐肃宗对李光弼控制,那是滴水不漏。

在这种背景下,李光弼自然不具备造反的实力了。但是平叛工作也很难强有力的进行,因为军队的这种权力格局下,很容易出现各种扯皮现象。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总的来说,叛军以河北一隅之地,能与帝国长久的对抗,主要是因为军人势力崛起了。

一方面是皇帝不敢放手让将帅平定叛乱;所以在平定叛乱时,总会设置各种制约,防止前方将帅尾大不掉。这样玩的结果就是政府军的战斗根本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另一个方面,也是将帅们难免会有养寇自重的念头。所以就算大唐政府军取得了优势,在关键时候也无法把握。因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既然是小朋友也懂得的道理,如果军人集团有机会选择,自然是尽量让兔、鸟一直活下去。

光弼、怀恩渡河走保闻喜,朝恩、伯玉奔还陕,抱玉亦弃河阳走,河阳、怀州皆没于贼。朝廷闻之,大惧,益兵屯陕。

三月,甲午,朝义兵至礓子岭,卫伯玉逆击,破之。朝义数进兵,皆为陕兵所败。

最后,大唐帝国平叛工作进了收尾的阶段,突然无法进行了,按传统史书的说法,自然是因为皇帝让仆固怀恩这个奸臣去负责平叛,总而言之,如果让郭子仪负责平叛,哪有这种结果呢?

问题是,在当时背景下,郭子仪负责最后的平叛工作,它肯定也是这种结果,因为军人集团势力已空前高涨,郭子仪算老几,就敢随便破坏军人集团的根本利益?

这就好像在奴隶主阶级高涨时,华盛顿、杰斐逊那种圣人级别的人,他也不敢随便坏奴隶主阶级的好事啊!

在皇帝能控制军人集团的时候,虽然军方大佬都知道兔死狗烹,但也只能把兔子都抓光了;在军人集团势力高涨时,大家都想留几只兔让皇帝玩,你就一心想把兔子都抓光了。你这不是想找死,又是想干什么?大家不要拿刀砍了,就是在关键时候,都找地方去拉稀,就能让你当时连北也找不到。

失去这种背景下,叛军依靠区区河北一隅之地对抗中央政府,那就是标准的作死行为。以这种实力对抗中央政府,短时间内实现割据是有可能的,但长时间实现割据显然是无法想象的。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说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失败。许多人常常会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安禄山、史思明先后横死。因为基于英雄史观去看,这种事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朝义,其长子也,常从思明将兵,颇谦谨,爱士卒,将士多附之,无宠于思明。思明爱少子朝清,使守范阳,常欲杀朝义,立朝清为太子,左右颇泄其谋。

至于当时的佛教信徒,更把这一切归于佛祖的伟力。总而言之,为什么安禄山、史思明会先后横死?你以为,这是偶然发生的,这是佛祖在保佑我们大唐帝国!

幸好当时信仰上帝的人,还没有到大唐帝国,否则,肯定会说,这主要是上帝在保佑大唐帝国!否则,安禄山突然横死、史思明突然横死,这种如同抓住大奖一样的事,大唐帝国怎么能接连抓住呢?

其实呢,相对于一个政治集团,少了谁,也不是多大的事。

最简单而言,唐玄宗老年痴呆了,有唐肃宗;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之类的人死于非命了,有郭子仪、李光弼。

更主要的是,唐肃宗死了,郭子仪被闲置了、李光弼打发到一边了。结果怎么样?唐代宗横空出世,让仆固怀率军在回纥友军的协助下,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终结了安史之乱。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

安禄山被杀、史思明投降,大唐为何还是没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乱?虽然安禄山被杀、史思明投降,但是因为唐肃宗收复洛阳后忙着修建宗庙分封将臣无意北伐,不听股肱之的建议,猜忌忠臣,错失良机。

安禄山被杀之后,安庆绪没有获得父亲部下的支持如果在这时唐肃宗坚持北伐继续挥兵北上极有可能课收复更多失地,但是唐肃宗坚持退守河北。唐肃宗、安庆绪、史思明三者形成一种微妙的局势。史思明作为安禄山的将领,不服从于安庆绪,但是史思明占据叛军老巢无论是兵力还是财力都是最有利的,按照这样来看史思明投降对于唐肃宗应该是非常有利的。

史思明在谋士的劝说下投降,但是史思明本身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投降并非真心实意,而唐肃宗却对史思明投降期望过高,命其攻打安庆绪但是史思明借此时机却扩充了自己的势力,趁唐军围攻安庆绪之时将唐军赶出河北,并杀安庆绪自立。至此唐肃宗的此次平叛算是失败告终。

对于安史之乱的平定没能一举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决策者有着太多的失误。唐肃宗先是没有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后招降史思明过于乐观。在招降史思明事件中又没有听从宰相建议导致招降失败。唐肃宗过于关注统治的稳固,王朝未能稳定又怕将臣功高震主,对功臣充满戒备使忠心的将军心寒。这样一个统治者有怎么会有收复失地的能力呢。

唐肃宗对洛阳的执念,对忠臣的刻薄、冷酷、无端的猜忌以及继位者同样没有明君之治这都是一步一步拖缓安史之乱结束的重要原因。

唐安史之乱后为何再也起不来了「安史之乱为何会胶着史思明无法打开局面唐军却不愿消灭他」

安史之乱时,唐军为何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无法立刻平叛呢?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还是统治者担心会出现下一个安禄山。所以在收复失地时,各个将领都自己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于是,战斗力直接下降。军中没有挂帅这也是君王的策略,但是弄巧成拙。军队的战斗力逐渐下降,而且,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就被他的儿子杀掉了,这时候的史思明看到唐军一片散沙,于是,只率领五万大军,就把号称60万大军的大唐给灭了。再加上唐玄宗一味着不相信将领,导致潼关失守。长安,洛阳相继沦陷。如果不是叛军内部内乱,那么收复失地遥遥可望。最后收复了失地,但是大唐开始由盛转衰了。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的真正凶手其实是唐玄宗。它意味着放纵安禄山,至使山河破碎,民生凋零。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唐玄宗。唐玄宗,名李隆基。武则天和李治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称李三郎。唐玄宗初期,他勤于政事,稳定发展了唐朝政权。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天宝盛世。可谓功劳之大,但是,唐玄宗在晚年。任用胡将安禄山,并且一味地放纵他。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中衰。

马嵬坡事件后,李亨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这时候,唐朝易主了。于是,李亨就带着兵马继续收复失地。李亨重用郭子仪,而郭子仪也不负君王的信任。一路向北收复失地。在即将要成功时,唐肃宗这时候就对将军产生疑心。他怕有下一个安禄山,至此,他不得不防。但是他的这种想法,使安史之乱延续了几年。他让九个节度使分别率领自己的军队去收复失地,并且让自己信任的太监去监军。在安禄山政权败后,史思明继带领叛军。史思明看见,唐朝的军队一片散沙。于是,只率领五万大军,轻松地击败了唐朝的军队。于是收复大业又失败了。

在此之后,郭子仪上奏皇帝,于是,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而在此时,叛军内部又开始内乱。郭子仪看着这个时机,直接直捣黄龙,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了。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并且在以后再也没有恢复到天宝盛世那样。

上一篇:公知越来越少「这个时代为什么公知越来越难1」

下一篇:正常情况白带为什么增多,白带增多是什么原因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