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

上传日期:2023-04-23 浏览次数:

根据非洲起源论的观点,所有现代人的祖先,都是20万年前的一位东非女子,西方人将她命名为“夏娃”,大约在13万年前,“夏娃”后代走出非洲,走向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地,没有与当地古人类有过丝毫杂交,完全取代了当地古人类。其中,大约5万年前,非洲智人来到中国,取代了原先的古人类。

不过,基因研究发现现代人身上,携带着尼安德特人的少部分基因,这就部分推翻了“非洲起源说”,学者称之为“同化假说”。因此,如今的“非洲起源说”,一般认为非洲智人扩张之后,与当地人有过一定杂交,吸取了当地古人类的小部分基因,但总体来说现代人基因组的绝大部分仍然是来自于非洲的现代人祖先。

总之,基因研究更倾向于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一个主要来源、一种进化模式,但考古学上却有不太一样的结论。现代考古显示,现代中国人并非起源于非洲,如果说非洲智人曾经扩张到东方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是中国古人类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

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1989年,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地区,考古专家挖出一具直立人头骨化石,被认定为一种晚期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前,顿时震惊了世界。

对于“郧县人”的石器情况,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原馆长亨利·德·伦姆莱说:“通过对‘郧县人’遗址出土的手斧等石制品研究,证明中国次大陆上很早就有人类生活,这个时期的出现比欧洲更早。”

非比寻常的是,在“郧县人”头骨化石出土地方圆百十公里范围内,先后挖出75万年前的郧县梅铺猿人,6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猿人,5万年前的郧西黄龙洞猿人。

与“郧县人”类似的遗址,是河北泥河湾遗址群,存在从2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年前的人类遗迹,一脉相承,中间没有出现明显的断层。

换言之,从“郧县人”、泥河湾人来看,可能是当地“古人类连续进化”,最终进化出现代中国人,而不是从非洲迁徙过来。

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除了“郧县人”、泥河湾人之外,还有很多远古人类遗迹被发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至20万年间的辽宁金牛人、1万至4万年间的北京山顶洞人等等。

不过,在这些遗址中,却有一个“缺失的一环”,即中国没有发现5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但在新世纪之初,考古挖出了“许昌人”,距今大约8万至10万年。与此同时,2006年在甘肃天水的大地湾遗址挖掘中发现,该遗址人类活动历史由8000年前推前至6万年前。

可见,从古人类遗骸或活动遗迹来看,中国现代人应该是本土古人类连续进化的结果。

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更为重要的是,著名古人类学家、中科院院士吴新智在研究上述古人类遗址时,取得了不少“非洲起源说”难以解释的重磅发现,比如以下两个:

首先,中国人的“铲形门齿”。

如今,大约80%—90%的现代中国人都是“铲形门齿”,黑人只占11.6%,白种人只占8.4%,因此可以说“铲形门齿”是中国人的重要特征。

然而,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20到70万年的北京人等中国古人类,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铲形门齿”。

如果现代中国人是非洲起源,除非恰好一群有着“铲形门齿”的非洲智人来到中国,但为何元谋人、北京人等也有“铲形门齿”呢?显然,从“铲形门齿”上看,最为合理的解释就是元谋人、北京人、现代中国人一脉相承,即中国人是本土独立起源的。

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其次,中国第一模式石器技术。

考古表明,自330万年前开始,非洲古人类发展出石器制造技术的第一模式,170万年前时发展出第二模式,20万年前时发展出第三模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距今20万年—5万年时,扩张到东方的非洲智人,石器技术至少是第三模式。

令人费解的是,中国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从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遗址到2万年前,其旧石器制造技术基本都是以第一模式为主,少部分地区存在第三模式的石器。

如果非洲智人取代了中国本土的古人类,那么他们为何摒弃习惯使用、且较为先进的第三模式,而反常地使用第一模式?显然,只有中国本土持续进化,才能合理地解释这个现象。

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因此,从考古上看,中国人更应该是独立起源,而不是非洲起源。但无论从基因层面,还是从文化等层面来看,中国人又的确与外来种族之间存在过交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或许原因很简单,就是非洲智人“入侵”中国时,被中国本土古人类打败并同化了。

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

五万年前,有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吗?新的基因组测序——理解人类起源

“解读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是Science周刊评出的2010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最近,在相关领域工作的科学家又做出了新的进展。来自哈佛医学院遗传系的Reich和来自德国人类进化马普研究所的Pbo等在Nature周刊上撰文,报告了他们对一块“类人(human-like)”指骨进行核DNA(即细胞核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中的DNA)测序的结果。这块指骨取自南西伯利亚(苏联一地区)的丹尼索娃洞穴(Denisova Cave),约有40000年历史。根据对数据的分析,作者提出:除了尼安德特人(遗骨1856年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约有50000年历史)与现代人的祖先发生过繁衍混合外,稍后很可能发生过丹尼索娃人与现代人祖先的繁衍混合。

1925年雷蒙达特 (Raymond Dart)辨认了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距今约250万年)的头盖骨,由此开启了人类起源研究的新纪元。根据当今主流科学家的共识,人类起源大致遵循:南方古猿——能人(Homo habilis, 距今约200万年)——直立人(Homo erectus,距今约150万年)——智人(Homo sapiens, 距今约50万年)的进化路线。在非洲大陆,智人分若干个群体撒布于各地,然而只有其中一个群体在距今5—6万年时走出了非洲。他们首先分别奔向欧洲和东亚,进而散布到全球。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今天除了在非洲,几乎所有的欧亚大陆人以及美洲人都能够通过基因组测试,找到共同的祖先(走出非洲的那个群体)。相反,今天的非洲人,由于他们的祖先分属于不同的群体,导致了基因组数据在地区间的高度离散,即基因组之间有多处相互区别的分类标记。现在的问题是:(1)我们现代人的祖先是否仅仅一次走出非洲,而后在散布到整个世界的迁徙中取代了当时存在的其他亚种群体(例如,尼安德特人)?(2)是否我们的祖先曾与其他的亚种群体(包括尼安德特人和这次基因组研究所针对的丹尼索娃人)有过生育繁衍?

根据Reich–Pbo研究团队的分析,从智人到现代人的基因流经历过两个小“插曲”。第一个是在现代人的祖先刚刚离开非洲之后不久(距今5—6万年),他们中走向欧洲的一支,与当地的尼安德特人有过生育繁衍。通过比较当今欧亚大陆人和尼安德特人遗骨的基因组,研究者得出结论:当今的欧亚大陆人(但不是非洲人)继承了尼安德特人1~4 % 的基因。第二个插曲,发生在距今45000年。通过比较当今美拉尼西亚(Melanesian)人(在大洋洲北方,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丹尼索娃人遗骨的基因组,研究者推断:丹尼索娃人基因的4~6 %遗传给了当今美拉尼西亚人。他们建议:现代人离开非洲之后,其中走向东亚的一支,与西伯利亚的丹尼索娃人有过生育繁衍。Reich–Pbo研究团队的此次工作是较早的丹尼索娃人指骨线粒体DNA (mt DNA)基因组研究的继续。线粒体DNA只能追寻“母亲——母亲的母亲”遗传序列。而此次核DNA测序则非常适于基因流分析,因为基因重组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半独立的数据点,以此可以方便地比较当今样品和古样品之间的遗传关系。

(戴闻 编译自 Nature 468 (2010):1044-1045 和1053-1060)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

国史十六讲 第一讲的主要内容中国人的起源、上古时期的生活、上古传说中的历史、原始社会向文明的转变

上一篇:农民大爷每天逼猪高台跳水猪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下一篇:奇闻房事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