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上传日期:2023-04-23 浏览次数:

喇叭角龙是一种原角龙科恐龙,生存于8500万-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体长仅仅只有2米而已,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第一批喇嘛角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出土的,当然在北美洲也发现了相关化石。

喇嘛角龙的体型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喇嘛角龙算是角龙下目中体型较小的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只有2米左右,在770多种已经发现的恐龙中只排名在527位,和棒爪龙、亚洲角龙、彩蛇龙等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鸵鸟差不多大。

喇嘛角龙的外形特征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喇嘛角龙和大多数角龙下目恐龙一样,在脑袋的后方都长有一片突出的三角形头盾,呈现出扇形向后扩散开来,和弱角龙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头盾并不如典型的角龙那么大,因为它属于最原始的角龙科恐龙之一,同时它也带有典型的鹦鹉鸟喙状嘴巴的特征,前肢较后肢更短一些。

喇嘛角龙的生活习性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喇嘛角龙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因为生活在白垩纪时期,所以它喜欢吃的主要植物大部分都不是开花类,因为开花植物在当时的生长范围不大,再加上喇嘛角龙的身高不高,所以基本上它只能以一些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苏铁、蕨类植物以及松科植物等,尖锐的鸟喙嘴可以有效的啃食断那些坚硬的针叶或者根茎,尤其是那些比较坚硬的植物。

喇嘛角龙的化石发现喇嘛角龙-蒙古小型植食恐龙(体长2米-带有三角头盾)

喇嘛角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纳摩盖吐盆地发现的,据说这批化石是埋藏于Khul[db:tags]an地区的,被认为是和弱角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的恐龙。最终在03年的时候由Vladimir命名和描述的,而名称的含义也非常贴切,叫做“喇嘛的有角面孔”,而它的种名则叫做圣徒喇嘛角龙。

12下一页尾页

上一篇:小说继母为了侵吞娘亲留下的嫁妆不惜纵火烧掉娘亲生前的宅院

下一篇:日本的通胀率「日本的通胀发展到哪个地步100日元已经买不到什么东西了」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