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

上传日期:2023-04-21 浏览次数:

今年4月,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跻身“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2012—2022)”名单之首。

磨刀山遗址获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广东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文化遗存,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岭南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60万至80万年。

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及研究工作推进,南江(今罗定江)流域远古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遗址群脉络不断清晰。

南江流域孕育了岭南文化之根?最早的广东人如何生活?带着这些追问,南方 记者近日专访了项目考古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锁强等学者,揭开这一岭南文化源头的“神秘面纱”。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南江流域考古地图。

岭南远古人类生活图景“浮出水面”

过去10年间,刘锁强前后3次带领考古队来到磨刀山附近,沿南江(今罗定江)两岸展开“筛网式”调查。一根打蛇棍,竹杖芒鞋轻胜马,队员们穿梭在罕无人迹的群山荒野间。

截至去年底,考古队在南江流域发现的旧石器地点(遗址)数量已从当初的60多处,增加到100多处,它们大部分集中分布在郁南县河口镇、大湾镇约20平方公里范围内。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南江流域旧石器地点群出土的石器。

“密集程度在华南与东南亚地区都较为罕见,清楚地反映出古人类在该地区栖居形态。”刘锁强说。

2013年初,带着寻找“最早广东人”的追问,考古队发现了磨刀山遗址。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

“此前,广东周边的广西、湖南等地都发现了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广东却一直‘空白’。广东位于华南与东南亚连接地带,就远古人类迁徙与文化传播的路线而言,磨刀山旧石器遗址的发现意义十分重大。”刘锁强说。

近10年来,考古专家通过综合研究,展开对磨刀山遗址石器加工技术、古人类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探析,发现“磨刀山人”在打制石器时已形成比较规范的加工程序:首先是初步整形,打薄石器后,修理出近似三角形、水滴形等形状;再对刃部边缘进行加工,修理出适用的刃部,再对把手等部位进行修整。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磨刀山遗址出土石器。

“这些研究说明,数十万年前岭南远古先民在加工石器前,首先对材料会有选择,然后根据脑子里的预先规划、既定步骤和程序去进行石器加工。”刘锁强说,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拼接”岭南早期历史考古地图

磨刀山遗址的发现,串联起南江流域附近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让岭南文明早期发展脉络有了可见轮廓。

“岭南的史前文化缺乏文献记载,追溯‘老广’先祖历史,复原这段社会历程,要靠考古发掘获取地下文物资料去‘破解’。”刘锁强说。

云浮罗定市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大远在数十年时间里,见证了诸多重要考古发现在南江流域的“问世”。

陈大远回忆说,1983年的几个重大发现震惊了广东考古界,考古专家们在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发现了战国墓葬,出土了人首柱形器、鼎、鉴等精美青铜器。在罗定罗镜镇鹤咀山发现一处南朝墓葬,出土了带有西亚和中亚风格纹饰的瓷器和金手镯……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罗定背夫山战国墓出土的蟠虺纹双兽耳青铜鉴。

1983年至1984年,考古专家又在附近发现了饭甑山岩、下山洞遗址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下山洞遗址发现了距今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智人桡骨和猩猩等远古动物化石;饭甑山岩遗址发现了石器、木炭和远古动物骨骼化石等……

在多位专家努力下,一幅南江流域及周边的广东史前考古地图“浮出水面”。

上世纪90年代初,肇庆封开旧石器时代时期的垌中岩遗址,发现了一颗早期智人牙齿化石,大约距今十四五万年前。更早时候在封开发现的黄岩洞遗址,出土有两件人头颅骨化石。

云浮蟠龙洞发现了两颗早期智人牙齿,和韶关“马坝人”几乎同时期。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云浮蟠龙洞发现的远古智人牙齿化石。

罗定南边阳春的独石仔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器、骨角器等,是华南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典型遗址。

在新石器时代阶段,郁南罗顺镇花果山出土石矛、石环、石铲、石斧等石器,颇具艺术性。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南江流域发现的大石铲。

近年来,在云浮郁南县平台镇背岭遗址、南广铁路附近的古勉遗址等,考古工作者也陆续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存。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古勉遗址出土的石锛。

一江之隔的封开有乌骚岭墓地等新石器时代墓葬群的发现,禄美村对面山还曾出土有着良渚文化风格的高等级礼器——玉琮。

“目前为止,广东其他区域还没有像南江流域及周边这样,有延续时间这么长、内涵这么丰富、数量这么庞大的早期文化遗址群。”刘锁强认为,南江流域一系列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诸多考古遗址,“拼接”出一幅相对完整的岭南上古历史图卷。

对“岭南文明之根”的追问

磨刀山遗址发现后,北京大学环境考古学专家夏正楷等考古学者提出,南江是广东文化母亲河的概念,孕育了岭南文化的“根”。

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提出,南江流域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江的独特文化是珠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云浮本地学者陈大远看来,西江如同岭南文化的血管,南江则是孕育岭南文化的脐带。要追溯岭南与岭北楚地乃至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沟通的历史,也可以在南江流域找寻到蛛丝马迹。

“散落在南江流域诸多考古遗迹尤其是罗定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等,在器型、纹饰等方面带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印证着岭南百越与楚地及中原文化交融的早期状况。”陈大远说。

“泣向纹身国,悲看凿齿氓。”唐代宋之问《入泷州江》曾留下这样一句诗。云浮本地文化学者宋德云据此猜想,南江流域古时曾生存着纹身族、凿齿族等百越族人。他们如何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向与中原文化交融的进程迈进?

此外,罗定鹤咀山南朝墓葬出土的中亚、西亚“舶来品”风格器物,是否证明南江流域是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一系列问题仍等待印证。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南朝墓葬出土的四兽金手镯。

“对南江流域延绵几十万年历史长画卷的复原,可能还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下一步,计划对磨刀山遗址及周边旧石器地点展开更深入的考古工作。”刘锁强说。

“历史像河流一样奔流不息,考古学者提取的仅仅是长河中的某一片段,我们需要更多考古材料的发现和综合性研究,才能最终向公众讲好岭南文化源头的故事。”刘锁强说。

·对话

刘锁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破解对“磨刀山人”的追问

01

·谈考古学意义

磨刀山遗址具有区域性的国际意义

南方日报:磨刀山遗址发现已将近10年,对其发现意义有怎样新认知?

刘锁强:去年四川的稻城皮洛遗址出土了比较精美的两面加工技术打制的手斧,并且有比较典型的阿舍利石器组合,彻底否定了西方学者“莫维斯线”的假说。

上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哈勒姆·莫维斯沿印度半岛北部到欧洲东侧呈西北东南人为划出一条文化界线“莫维斯线”,将整个欧亚非大陆划分成东、西方两个文化圈,甚至以手斧这种阿舍利工艺典型石器的有无来判断文化的优劣。可以说,皮洛遗址的发现,彻底终结了东亚有没有阿舍利技术体系的争议,擦掉了所谓的“莫维斯线”。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四川皮洛遗址出土的阿舍利手斧组合石器。

皮洛遗址所在的青藏高原东缘位于东亚与南亚次大陆的连接地带,而磨刀山遗址所在的岭南地区位于东亚大陆跟东南亚的中间通道,虽然两者年代一晚一早,但所发现的石器遗存都体现出区域史前文化交流的背景,就远古人类迁徙与文化传播的路线而言,这两个遗址同样都具有区域性的国际意义。

02

·谈文化意义

南江流域见证南粤人类历程的“童年”

南方日报:你如何看待南江流域是岭南文化源头的说法?

刘锁强:从60万—8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到青铜时代,南江流域都有重要考古发现,在广东其他区域还没有像南江流域及周边这样,有延续时间这么长、内涵这么丰富、数量这么庞大的早期文化遗址群。我们在南江流域调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点多达100余处,年代由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个远古历史长卷见证了南粤大地人类历程的“童年”。就这一点来说,南江流域孕育了文化意义上最早的“广东”。我们追问岭南文脉的“根”在哪?目前来看,就在南江流域。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南江流域考古调查现场

到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英德青塘、封开黄岩洞以及阳春独石仔等遗址的文化遗存更为丰富,说明距今2万年前后,史前广东的文化中心才开始从南江流域向周边转移。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

15年里,我一直在找“最早的广东人”|考古日记①

【策划】李培

【制图】刘子葵

【采写】李培 黄堃媛 毕嘉琪

【脚本/编导】黄堃媛 毕嘉琪 邓素凡

【海报设计】张昶 刘玉洁

【作者】 李培;刘子葵;张昶;黄堃媛;刘玉洁;毕嘉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

考古发掘显示,岭南在什么时期已与中原有了联系商周时期

岭南,原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历史上,唐朝岭南道,也包括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在宋代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岭南之概念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岭南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广东、广西是岭南文化发源地。

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岭南各式建筑早期古人(马坝人)。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先秦时期,广东属"百越"之地,而史料多称广东古代是一块"化外之地"、"瘴疠之乡"、"刀耕火种"、"人畜不蕃"的地方。因此,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广东先秦时期不存在青铜时代,也没有进入奴隶社会。他们的论据是,虽然在广东发现出土了许多年代上带有先秦时期特点的器物,但多是外地传入,不能说明是自身的文化。另外,未能有一处在地层上足以证明广东在先秦时代已进入青铜文明的遗迹。但是此次发掘的罗阳春秋时期的墓葬群中的水晶陪葬品,显然不是平民百姓的墓葬,可能是贵族墓,而在银岗窑址发现的筒瓦就是宫廷贵族的用品。由此,广东考古工作者普遍认为,尽管先秦时代广东的青铜文明与中原地区有一定差距,但从博罗出土的青铜器和墓葬证明,广东确实经历过青铜时代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社会。

《晋书·地理志下》将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区域范围。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今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五岭不单是指五个岭名,也包括穿越南岭的五条通道。

岭南文化的起源「重磅|岭南文化源头在哪专家破译广东史前考古地图」

梧州与封开那个才是两广文化的发源地?关于秦汉时期对岭的统一的详情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朝设苍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苍梧郡(因梧州多刺桐树,又称苍梧花,故以花名定郡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名梧州。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广西、广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民国10年(1921年)始称梧州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梧州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汉武帝初年,曾于梧州及今广东封开县一带设广信县(属交州苍梧郡)。后来,广信以西称广西,广信以东称广东,两广因此而得名。

可以说,梧州才是两广文化的发源地

上一篇:上古妖皇的十大妖王:第一堪称万妖之王,第二竟修成人性

下一篇:95年成都僵尸事件是真的吗,村民被僵尸咬了是不是100%变异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