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明代藩王墓,大同陵园墓碑

上传日期:2023-04-21 浏览次数:

大同马铺山明代王墓碑考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吕秀琴(大同市地方史办公室)

摘要:有关代懿王朱俊杖的三通墓碑的发现,证明了《大同府志》、《云中郡志》和《大同县志》中关于代懿王墓址的记载是不正确的,代懿王朱俊杖的墓就在大同城东北的马铺山。

一次偶然的机遇,笔者在大同市城区东北马铺山南麓发现一被盗古墓。此墓在京包铁路路北,南距铁路塔杆约25m,西距铁路站房25m,墓室内沉淀土为盗墓后的回填土,乱砖约1m厚,仅见三通汉白玉碑和一块102cm×21cm×9cm的残棺木片。此墓先后两次被盗,先盗口在前墓室顶端距苫墙1m处,后盗口从墓道上至墓室的苫墙顶。墓道用砖券。墓东、北100m处,还可见土板墙。

山西大同明代藩王墓,大同陵园墓碑

一、三通墓碑的内容

墓内三通碑分别为嘉靖七年(1528年)、十七年(1538年)、二十九年(1550年)碑。据碑文考证,此墓是代懿王朱俊杖和两个王妃的合葬墓。三通碑形制各不相同:中间为代懿王碑,碑体高160cm,宽70.7cm,厚19.6cm,正背面均刻有碑文;东侧为王妃张氏碑,碑体高143cm,宽72.8cm,厚20.7cm;西侧为王妃吴氏碑,碑体高155cm,宽79cm,厚23cm。现将碑文抄录于兹,以为存志。

1、嘉靖七年碑

正面碑文:

代王圹志

王讳俊仗,乃代思王长子也,母妃王氏,成化十六年正月二十九日生,弘治十二年十月初二日袭封祖爵,嘉靖六年十月十六日以疾薨,享年四十八岁。妃张氏,山西行都司都指挥张源之女,生子五人,长充火翟封泰顺王,充火羲封河内王,充煜封富川王,充火允、充火川俱未封。女三人,长封灵寿郡主,次望江郡主,成章郡主早卒。孙男三人,孙女四人,俱未赐名。讣闻,上辍视朝三日,遣官致祭,赐谥曰懿,仍命有司治丧葬如制。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及文武衙门皆致祭焉。以嘉靖七年秋,王宗室至亲享有大国,茂膺封爵,富贵兼隆,夫何一疾,遂至不起,岂非命耶!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嘉靖七年岁次戊子秋七月廿八日立石

背面碑文:

我先王讣闻于朝,上震悼,辍视朝三日,遣官祭葬,命翰林院撰圹志,剥之贞石,顾大行未悉,谨书于石后。惟我先王生而聪明,天性忠孝,安于恬静,书史之外,游艺翰墨,追迹古人,世味纷华泊如也。嘉靖甲申大同兵变,贼欲援我先王以拒朝廷,用计避出,由是贼不得假借,其势始孤,易于扑灭之,我先王之力也。上闻而嘉之,赐敕褒以忠义,遣官来慰。夫自古宗王生长富贵,性习恣染,其见称于后者,东平、河间而已。我先主享国三十年,忠孝恭俭,终身如一,而避变之节不污贼手,尤为卓识。千载之下,岂无称之如河间、东平者乎?谨投泪以书,其端如此。

嘉靖七年岁次戊子秋七月廿八日奉祀长男泰顺王充火翟泣血拜撰

2、嘉靖十七年碑

代懿王妃吴氏圹志

妃吴氏,大同人,父钊,母周氏,嘉靖十年八月初一封代懿王妃,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以疾薨,距生成化十四年十一月初五日,享春秋六十一。子,充火翟,嗣代王,妃周氏。孙男一,廷,封泰兴王。孙女二,长封太和郡主,配仪宾张邦基;次幼。讣闻,上赐祭,命有司营葬事如制。昭圣恭安康惠慈寿皇太后、章圣慈仁康静贞寿皇太后暨中宫皆致祭焉。卜本年九月十三月合葬于采掠山代懿王墓。呜呼!妃以淑质,选配亲藩,享有荣封,贵富兼备,兹以寿终,夫复何憾。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3、嘉靖二十九年碑

代懿王妃张氏圹志

妃张氏,山西行都司都指挥受中城兵马张源之女,弘治十二年十月初三日册封为代懿王妃,嘉靖二十九年正月初八日以疾薨,距生成化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享寿七十八岁。子五人:长充火翟,嗣代王,妃周氏;次充火羲,封河内王,妃史氏;充煜,封富川王,妃彭氏;充火允封宝丰王,妃昝氏;充火川封砀山王,妃张氏。女二人:长灵寿郡主,配仪宾李时熙;望江郡主,配仪宾李应春。孙男一,廷,袭封代王,妃陈氏。孙女二,长太和郡主,配仪宾张邦基;次庆云郡主,配仪宾高邦暨。曾孙男一、女一俱幼。讣闻,上赐祭,命有司营葬如制,公主皆遣祭焉。以嘉靖二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合葬于采掠山之原。呜呼!妃以贤淑,作配宗藩,蚤受荣封,享有贵富,寿考令终,夫复何憾。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嘉靖庚戌孟秋廿九日立石

二、代懿王世系考

代懿王朱俊杖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第五世嫡孙。朱桂原封豫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封代王,次年就藩大同,正统十一年(1446年)去世,谥代简王。王妃系中山王徐达之女,仁孝皇后之妹。代简王有十一个儿子,长逊,封世子,次逊火民封广灵王,逊火有封怀仁王,逊煤封山阴王,逊火单封襄垣王,逊火斗封宣宁王,逊封阝显川王。世子逊早逝,孙隐王仕袭封代王,追封其父为代戾王。代隐王生七子,世子成炼册封代王,弘治二年(1489年)去世,谥代惠王。代惠王生四子,长聪沫,成化十五年(1479年)封武邑王,因淫酗无度,被革去封爵,迁送太原,因其母惠王妃为之梳理才得以复爵,死后仍封武邑王。朱俊杖即是武邑王之子,袭封代王后,追封其父为思王。

代懿王生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册封代王。明代诸藩王,大多横行市井,骄奢淫逸,代简王朱桂即是典型代表。《明史》记载:“桂性暴……纵戮取材,国人甚苦,告者数矣”,“桂已老,尚时与诸子逊火斗、逊火有窄衣秃帽,游行市中,袖锤斧伤人”。[1](卷12,P3581)代懿王之父朱聪沫因酗淫无度,曾被革去王位,废为庶人。代懿王朱俊杖忠孝恭俭,安于恬静,书史之外,游艺翰墨,淡泊名利,这在明代的皇亲贵族中确是难能可贵的。明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发生兵变,杀抚臣都御史张文锦,叛兵包围王宫,胁迫代王共谋举事,懿王以死相拒,东走宣府,朝廷敕谕嘉其忠贞。嘉靖六年(1527年)薨。

懿王有五子,长充火翟,封泰顺王,充火羲封河内王,充煜封富川王,充火允封宝丰王,充火川封砀山王,碑文也有明确记载,但清道光《大同县志》记载:“懿王有十二子”。显然与碑文的记载有出入。

充火翟为懿王庶子,嘉靖九年(1530年)袭封祖爵。生母吴氏,大同人,她是在其子充火翟袭代王位后被册封为懿王妃,享年61岁(1478~1538年),故而懿王的墓志铭里没有提及吴氏,只提到王妃张氏,即山西行都指挥使张源之女,弘治十二年(1499年)懿王袭封代王时被册封为王妃,享年78岁(1481~1550年)。懿王有三女,长封灵寿郡主,配仪宾李时熙;次望江郡主,配仪宾李应春;成章郡主早逝。

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再次发生兵变,大同总兵官李瑾被杀,代王不愿被叛军胁迫,微服出城,东走宣府,再次受到皇帝的慰谕。第二年春,总督宣大侍郎张瓒抚定大同乱卒,代王得以返回封地。嘉靖二十六年(1533年)充火翟病逝,谥代昭王。子廷先封泰兴王,嘉靖二十八年袭封,万历元年(1573年)去世,谥代恭王。子鼐铉,嘉靖三十六年(1543年)封太平王,万历九年(1581年)袭封,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病逝,谥代定王。鼐铉无子,传于弟新宁王鼐钧,又传子鼎渭,崇祯二年(1629年)鼎渭薨,谥代康王。子彝□袭封,再传子传火齐。自代简王而下,戾王、隐王、惠王、思王、懿王、昭王、恭王、定王、康王、庄王、端王、穆王至十四王传,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大同,代王宗室阖门皆死。

三、关于代懿王墓址的确切地点

明正德年间张钦纂修的《大同府志》卷四有关代王墓的记载是:“代惠王墓,在府城东十里马铺山之原;代思王墓,在府城东十里马铺山之原;代懿王墓,在府城东十里采掠山祖陵右。”这里,对代懿王墓的记载有些含糊其词,“府城东十里采掠山祖陵右”与“府城东十里马铺山之原”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诚然,马铺山也在采掠山范围之内,但毕竟不是一回事。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记述?很显然,志书的纂修者对代懿王墓的确切地点尚存有一些疑点,只记载了一个大的地理概念,使后人迷惑不解。成书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的《云中郡志》也作了大同小异的记载:“明代简王墓,在府城东十里采掠山;戾王墓,采掠山;隐王墓,城东五十里,采掠山之原;惠王墓,城东十里马铺山;思王墓,马铺山;懿王墓,采掠山;昭王墓,采掠山;恭王墓,采掠山;定王墓,采掠山”。[4](卷3,陵墓)再查清道光年间大同知县黎中辅编撰的《大同县志》,明代藩诸墓,代简王桂墓,戾王逊墓,隐王仕墓,懿王俊杖墓,昭王充火翟墓,恭王廷墓,定王鼐铉墓,并在采掠山。惠王成炼墓,思王聪沫墓,并在马铺山。很显然,这里也没有明确记载懿王墓就在马铺山。

旧志大都因循沿袭前人所修志书,内容上多有增补,但有些史料以讹传讹,三通墓碑的发现,为我们澄清了代懿王墓的疑点。《大同府志》、《云中郡志》和《大同县志》对代懿王墓址的记载都是不确切的,代懿王墓就在大同城东北十里马铺山,这是毋庸质疑的。

山西大同明代藩王墓,大同陵园墓碑

大同的采凉山怎么样啊,什么时候适合去~谁知道路线呢,具体点  采凉山位于大同城东20公里处,古称纥真山、纥干山、采药山。系阴山余脉,海拔2144.6米,为大同之镇山。

该山是一典型的地垒山,山体浑圆,山顶平坦,山脚广泛发育洪积、坡积物,总面积为649.l平方公里。北与内蒙古大盘梁山相望;西与西寺梁山对峙;西南有其余支马铺山。山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唐昭宗有诗曰“屹干山头冻死雀”,素以山峰峭拔,高寒异常,冬夏积雪而著称。“采凉积雪”为大同八景之一,有“马嘶踏遍银山顶,鸟倦惊飞玉树枝”的咏叹。

山上旧有采凉观、碧霞宫、地藏寺及明代藩诸王墓。如今采凉山红石崖已成为大同著名的风景区之一。红石崖下有一座道观,名太玄观,创建于民国年间,“文革”时期被毁,70年代由葛道重修。共两层,上层主殿供奉老子,两侧为南极仙翁和药王孙思邈。下层主庙,中间为三官,两侧是寿星、观音。鎏金屋顶,雕梁画栋,红墙绿瓦,光彩夺目。

山上森林密布,药材遍地,山花烂漫,风景宜人,已成为避暑旅游胜地。 山上有明代九个代王的墓葬。据《大同县志》载,“明代藩诸墓,代简王桂墓、戾王逊惴墓、隐王仕德墓、懿王俊杖墓、昭王允耀墓、恭王廷琦墓、定王鼐铉墓并在采凉山;惠王成燎墓、思王聪沫墓并在马铺山”。据实地查勘,今大同市东5公里的马铺山下,西起古城村,经燕庄村南、西坟村到东坟村东北,东西绵延3.5公里,似弧形排列着大小九座直径8—10米、高4—5米的坟丘。

从市区座中巴车可以去的,就在火车站岗楼有大同长途汽车站,很便宜的,或者也可以包车去,价格可以商量,具体不好说,反正做中巴车比较便宜,而且很快的,如果你有私家车,可以咨询一下大同的旅行社,如果你想旅游的话可以联系大同市和平国际旅行社,电话:2408200.那里可以单顾导游,导服费大概100到200不等(普通话,管门票和餐费)山西大同明代藩王墓,大同陵园墓碑

古城大同的历史与变迁?大同古城自秦汉建立城邑,有确切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始终未发生大的变动。现存的明代府城和北面的操场城,大部分城垣存在早、中、晚三期墙体相互倾斜挤靠叠压的现象,较晚的墙体依次倾斜靠压在较早的墙体上,从早期到晚期为自内而外的方向排列,真实显示出大同古城从秦汉县邑、北魏京师、辽金陪都、隋唐军镇到明清重镇的历史变迁。 补充: 大同 古称平城,或称云州、云中,建城历史悠久,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古城位于 大同市 城区和南郊,自秦汉建立城邑至明清以来,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却未发生大的变动,这在我国城建史上是不多见的。 大同属于古今重叠型的城市,早期城址遗迹大多被晚期城址和现代城市叠压或打破,给 考古 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就对北魏平城作过考察和研究[1]。 文化大革命 后,进一步的城市考古工作逐渐展开,历史时期地 方城 址的调查就是从大同城开始的[2]。80年代以来,省、市文物部门和当地学者作了许多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①。2004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与市博物馆联合组成平城考古队②,全面启动北魏平城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入手,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搞清大同古城从秦汉至明清时期分布范围及其演变规律。 一、秦汉时期的县邑 秦汉时期的平城是雁门郡所辖的县城,属并州刺史部。“ 汉高祖 七年(前200年)匈奴攻 韩王信 马邑 ,信因与谋反 太原 ……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後罢去。”[3] 这是大同立邑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由于著名的“白登之战”,平城闻名天下。西汉中后期,在此设置了雁门郡东部都尉治所,驻有边兵,抗击匈奴,平城成为北边长城内的军事重镇。 汉代以来,平城的名称屡变,但其附近 白登山 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因此,平城的位置可依据与白登山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来判断。白登山(今称马铺山)位于大同城东北4公里处,主峰海拔1305.5米,周围环绕有连绵起伏的 丘陵 。《 汉书 ·匈奴传》云 冒顿 围高帝於白登七日,即此也。服虔曰:“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 高地 ,若丘陵也。”《正义》引 李穆 叔《赵记》云:“平城东七里有土山,高百馀尺,方十馀里。”《山西通志·山川》 大同县 条记:“小白登山在县东七里,高一里,盘踞三十五里。”1984年4月,市博物馆在大同城东东王庄西北发现的北魏元淑墓[4],北距马铺山9.75公里,志文中“葬于白登之阳”的记载,为白登山的确切位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墓葬材料和众多的史料无可辩驳地指明了白登山即今马铺山,印证了秦汉平城县遗址在今御河西岸,距马铺山西南七里的操场城及其周围一带。

上一篇:宇宙中独特的花型星云:鸢尾花星云(蓝蝴蝶花星云)

下一篇:提子和葡萄的区别,吃提子不用吐籽(葡萄较酸提子偏甜)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