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

上传日期:2023-04-21 浏览次数:

作者:杨杰英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号称年代最早的第一大佛——蒙山大佛究竟有多高?”“蒙山大佛缘何神秘消失600年?”

随着蒙山大佛升级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考古发掘资料的逐步公开,蒙山大佛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蒙山大佛 杨杰英 摄

湮没600年不为外人知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蒙山大佛,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

大佛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利用陡直的崖面开凿而成,属于摩崖敞口式大龛,龛前曾建有木构大佛阁。历史上诸多帝王如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香火繁盛。可惜的是,元朝末年,大佛被毁。1980年,在一次地名普查中,大佛遗迹被一位名叫王剑霓的老人发现,才逐渐再现生机。

《北齐书》所载: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盏,光照宫内。”王剑霓多番寻找,才查明符合史籍所载的这一文物,找到了湮没600多年的“晋阳西山大佛像”。王剑霓老人生前曾详细记录了发现大佛遗迹的过程。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1997年摄 蒙山大佛 常一民供图

“其实,蒙山大佛就是我们寺底村村民口中的‘大肚崖’。”蒙山景区导游部部长王雅莉介绍,大佛胸部尚存数排小方孔,系晚唐重妆大佛时所留遗迹。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莲座为石条砌筑,宝装覆莲部分保存稍好。束腰处有11个龛。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北齐大佛龛及束腰须弥座 常一民供图

至于大佛缘何神秘湮没600年,曾参与蒙山大佛保护工作的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原局长杨秀生表示,一座寺庙的兴盛与衰落,和它周围的城市发展、经济环境密切相连。其实,不是蒙山大佛消失了,而是随着晋阳城的毁灭,围绕在它周围的蒙山开化寺、太山龙泉寺等寺庙香火逐渐减少,又加上战争、地震的自然破坏,后人无力修复,寺庙大佛残毁,慢慢不为世人所知。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佛阁西部残存的火烧木柱,图为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一民在考古发掘现场。常一民供图

比如蒙山大佛佛阁建筑就是在元朝时期被烧毁,佛头也不知所踪,而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等,都掩覆于沙砾和杂草之中,历史尘埃淹没了显赫千年的大佛,近600年不为外人知。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蒙山大佛 杨杰英 摄

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约12米的佛头。

杨秀生介绍,在佛首体量上,既考虑北齐时期的造像特征、留存的佛体颈部尺寸,又考虑大佛泥塑20cm厚度,同时兼顾唐以后社会对佛像造型的认知,经过认真测算,与佛体按比例反复模拟演示,最终确定新佛首的高度。

重要考古发现

鉴于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15——2016年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晋源区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佛阁遗址进行了发掘,通过两个年度的发掘,对佛阁遗址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一民介绍,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为,大佛龛依山开凿,佛阁依大佛龛建造。规模宏大,是中国北朝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

发现遗物有:“乾宁丙辰(896年)造阁,晋王(李克用)修此功德”带兽面瓦当的刻铭筒瓦,明确了李克用重建佛阁的年代。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乾宁丙辰造阁,晋王修此功德”铭筒瓦 常一民供图

五代复刻的《唐朝重修大像阁价钱碑》记载了晚唐重建佛阁为三层,同时记载了修阁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名称和数量、所用各种人工数(包括艺人、巧工、体工等)以及修阁所花费的总资金。如此公开、透明的记载,对于研究唐代大型工程的组织和营造、以及经济史和社会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唐朝重修大像阁价钱碑》 常一民供图

大佛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每个莲瓣高宽0.47米,如此大型覆莲十分罕见。

大佛究竟有多高

“许多人甚至将蒙山大佛对比乐山大佛,怀疑佛高不准。这是一种概念与认知的误解。”杨秀生说,乐山大佛宣传数据为通高71米、头高15米,游人便认同视觉所见与高度一致。

杨秀生表示,乐山大佛为弥勒佛,视觉所见是倚坐高度,即59米,非宣传的通高。乐山大佛雕凿于唐代,头大身小是传统塑像按照“远小近大”的视觉感受平衡仰望时的视觉差异。而蒙山大佛为释迦牟尼佛,标准坐姿是结跏趺坐(民间俗称盘腿坐),视觉所见即趺坐高度为38米,因为蒙山大佛开凿比乐山大佛早162年,造型比例还停留于笈多式时代,身体各部分比例符合现代人体立7坐5盘腿3的不同姿态比例,即1(头高):7(通高):5(倚坐):3(趺坐)。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蒙山大佛 杨杰英 摄

杨秀生认为,按这种比例,蒙山大佛的通高高度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话题。

据唐代史料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

根据考古发掘测量,蒙山大佛坐佛通高38米。其中,佛座高4.5米,新佛首高12米。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蒙山大佛杨杰英摄

围绕大佛的研究还在继续,景区也早已开门迎客。

蒙山大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彦斌介绍,蒙山景区从2007年开发、2008年10月正式向游客开放,2017年对景区进行了机制体制改革,并于当年8月开始售票迎客。“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丰富景区的内容,希望让前来的游客多一些体验。”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由于朝代的更替,战乱不息,饱受战火摧残和自然侵蚀的蒙山大佛,佛头崩塌,而它的佛身也渐渐被乱石和尘土所掩盖,从此销声匿迹600年,掩盖于野草荆棘之中,尘世间再没有人见过它的身影。直到1983年的时候,一名进行地名调查的工作人员在附近调查时发现了所谓的“大肚崖”,就是消失了600年之久的蒙山大佛残迹,而因为蒙山大佛寺摩崖大佛,因此它的身体是突出山崖之外的,而因为经过岁月的侵蚀,早已经面目全非了,使得我们从远处看起来的话,就像山崖上突出来了一个大肚子,因此当地居民就很形象地称此处为“大肚崖”。

蒙山大佛建于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期,因为受到父亲高欢的影响,便下令全国工匠举全国之力在蒙山造修了大佛,到了北齐的末代皇帝时期蒙山大佛才雕凿完工,可见他的工程量极大,而自此蒙山大佛也迎来了很多的拜访,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纷纷来欣赏,祭拜蒙山大佛的宏观。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曾经人来人往的蒙山大佛才逐渐销声匿迹于尘世间,让世人忘记了它的身影。

而我们如今所说的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因为蒙山大佛的佛头已经崩塌,所以当初当地的居民谁也没有想到,这居然是曾经显赫无比的蒙山大佛。

而后来国家为了传承历史。进一步弘扬佛文化精神,在2006年的时候,太原市政府为佛像修补了佛头,根据当时北齐佛像的风格, 最大化的还原的蒙山大佛的原貌, 才有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蒙山大佛,而这里也自然成了有名的景点,引来许多游客观赏蒙山大佛之姿。

北朝摩崖石刻规模最大,最大的石刻大佛在哪里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呢?太原在古代的时候,曾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冲撞交汇的前沿地区,三个少数民族主体性政权曾经就在太原地区确立,随后便逐渐成为了多民族融合与北方贸易的中心区域。而这一时期,北朝统治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得其佛教在山西境内得以迅速发展。

公元550年,北齐王朝建立,开国皇帝高洋将都城定在了邺城,作为别都的晋阳便逐渐迎来了佛教传播和寺庙新建的高潮。而“蒙山大佛”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但总的来说,大佛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里,大佛显赫了八百年,消失了六百年。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蒙山大佛

第一阶段:正式开凿北齐天保二年,即公元551年,蒙山大佛正式动工开凿。从北齐第一任皇帝高洋开始,到第五任皇帝都在竭力修建大佛,终于在北齐亡国前将大佛修好(北齐28年亡国,大佛修了25年)。据史料记载,北齐统治者为了将赶快将大佛修好,工人们几乎是日夜不停的工作,这一点在《北齐书》等史料中就有明确的记载:

“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最终在北齐统治者和无数工人的共同努力下,蒙山大佛终于在北齐天统五年完工,气势磅礴。

北齐皇帝高洋——剧照

第二阶段:隋唐时期帝王礼佛在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然达到了顶峰状态。隋文帝杨坚即位之后,改变了北周武帝毁佛的政策,倡导佛教以巩固其统治。当然了,隋文帝本人也是一个信佛的人。仁寿初年,开化寺新建佛阁来保护大佛,并将其改名为“净明寺”。

而晋阳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李氏父子就是从此地起兵,顺利夺下了大隋的江山,建立了大唐帝国。唐朝开国之后,李氏帝王对蒙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武德三年的时候,唐朝统治者将隋朝改名后的“净明寺”又重新改成了“开化寺”。显庆五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来到并州巡行,前往蒙山朝拜大佛,随后,武则天下令人给大佛送去了珍贵的袈裟,上面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等到大佛披上这珍贵的袈裟之后,顿时间流光溢彩,照耀山川。一时间,引来了无数僧侣前来此地一睹大佛的风光。

晚唐乾宁二年,晋王李克用利用河东之力,让百姓缴纳了不计其数的钱财来修缮大佛,仅仅五年时间就动用了三十多万的劳工,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重修大佛佛阁。

武则天

第三阶段:五代时重新修缮后晋开运二年,北平王刘知远身为晋阳太守,十分重视蒙山大佛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他在位期间,再次重修了佛阁。这次重修的佛阁称作“庄严阁”,整体高5米左右,每层有十三楹,计二十六间,一共有一百三十间。

经过再一次的修缮后,蒙山大佛变得十分的雄伟壮观,在皇家眼中就像是国庙,在寻常百姓眼中那就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备受人们的尊崇。从唐代一直到五代时期的后汉,在经历了五代的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大佛一直受到当地官员的重视,他们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大佛,而且还不遗余力的进行修缮。从而使得大佛引来了无数人的礼敬瞻仰。

第四阶段:元末时“神秘失踪”宋朝时期,太宗赵光义在攻克晋阳后为了切断前朝所谓的“龙脉”,下令将晋阳城焚毁,随后又引水灌城,一代名城就此被毁。元朝末年的时候,当地的汉人将蒙山上几乎所有的佛教产物进行了大规模的毁坏。因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的破坏,大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了。不仅佛身遭到了毁坏,就连头部也开始崩塌。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蒙山大佛便从所有的历史记录里面消失了,此后还湮没了六百年。

等到明朝洪武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的第三子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修缮工作,但也只是修了大佛的前寺院,即法华寺而已,其余之处并没有进行修缮。

第五阶段:现代再次复兴20世纪80年代初,55岁的王剑霓在太原寻找失踪多年的大佛踪迹,为了能够寻找到大佛,他几乎踏遍了整个西山地区,终于在蒙山发现了一块已经断成三截的五代后晋北平王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王剑霓根据碑文记载,并寻访当地百姓,最终知道在大佛旁有一个寺底村,随后王剑霓就在村子附近的山中寻找高大似佛身的石崖,因为按照记载,大佛高二百尺,所以必须要先找到同样高度的山。

随后,王剑霓来到了“大肚崖”的面前,爬上大佛失去头部的颈上,向东南方望去,可以望见二十里外的城镇,而这刚好符合文献的记载。随即他便写了一篇名为《晋阳西山大佛遗迹找到了》的论文,该文一出,立即轰动了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

晋源区委和区政府开始着手于大佛的修复和开发工作,参考当地曾出土的两尊北齐时候的佛像,重新塑造了一个介于清瘦和丰腴之间的蒙山大佛头像为释迦牟尼佛像。次年十月,大佛加固工作全面结束。到了2008年3月,又进行了一定的修缮工作。同年五月,蒙山大佛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蒙山大佛高约63米,仅比我国四川71米高的乐山大佛低8米,而号称西方“世界第一大佛”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53米),还要高10米。所以总的来说,蒙山大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大佛!

上一篇:新冠为什么不研究特效药,新冠出特效药了吗

下一篇: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