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

上传日期:2023-04-21 浏览次数: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应腾)6月24日,贵州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昔日郁郁葱葱的洞口已被钢构考古大棚覆盖。40年前,这里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罕见的出土磨制骨器最多的史前遗址”震惊考古学界;40年后,这个遗址带着“解决遗留问题”的任务,开启新一轮考古发掘。

6月24日,在“普定穿洞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启动仪式现场,随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穿洞工作站”“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穿洞工作站”挂牌,意味着将重启对穿洞的认知,贵州史前洞穴遗址的考古工作也将迎来新的局面,获得更多更新的认知。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新一轮发掘,将为探寻史前文明演进轨迹,描绘出更多彩的模样

与建设工程有明确的预期不同,考古发掘属于科学探索,结果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很少举行发掘启动仪式。那么,穿洞遗址考古发掘为何如此“高调”?

实际上,本次发掘的“前哨战”早在1979年就打响了。

发现于1978年的普定穿洞,曾在1979年进行试掘,1981年,1982年在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张森水主持下,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期间,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奠基人裴文中也曾探访穿洞遗址。

该遗址先后出土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一万多件,骨角器1000余件,人类完整头骨两件,成为当时全国第一、世界罕见的出土磨制骨器最多的史前遗址。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一本跨越40年的考古日记

“时隔40年重启发掘,主要目的是解决此前遗留的学术问题,发掘研究过程也将更加精细,科技含量也更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穿洞遗址考古领队张兴龙告诉记者,新一轮考古发掘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期间,还将汇集全国众多科研单位实施‘团战式’考古攻关。”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考古大棚将和外围的围墙、摄像头一起构建严密的文物安全网

“本次考古发掘区的布设经历了一个极为谨慎、细致、科学的研讨过程。”张兴龙表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本次发掘面积40平方米,发掘团队将充分利用批准的发掘面积,兼顾好遗址的保护,研究,展示的需要,把发掘区做成一个能够展示不同时期重要遗存的“时间走廊”,为以后能够向大众全面展示穿洞文化面貌,做好充分准备。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穿洞遗址考古领队张兴龙介绍重启发掘的重点

时隔40年,“地下”考古更有“云上”连线来助力。

在发掘现场,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高星,首次通过“云”连线,参与到现场考古发掘中。注重“仪式感”的背后,成为国内旧石器大咖对穿洞遗址研究工作重视,最生动的反映。

“重新激活穿洞遗址研究工作”“把意义和价值提取出来”“寄予厚望”,是高星在“云”连线中强调的重点。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地下”考古更有“云上”连线来助力

据悉,在接下来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中,将运用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学等多学科方法,分析古人类生存模式、技术文化特点,以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过程与机制,探讨古人群迁徙、扩散、交流与族群融合的过程及动因。“相信新的考古材料将对以往学术进行补充或修正,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张兴龙说。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长期和有计划的考古工作,是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40年前,相继出土的石器、骨器,成为人们探问穿洞遗址的开始。

40年后,更多的发现即将破土而出,穿洞留下的未解之谜,将有新的考古资料来回答。

记者:应腾

来源:众望新闻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

12年前,贵州洞穴现600具棺木,洞内却无异味传出,考古队发现端倪 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

比如 北爱尔兰一个叫做巨人堤道的地方,这里有着数万个黑褐色六角形礁石,高高低低延续了8公里的海岸线,就像是一个 巨大的石头阶梯 。

再或者 骷髅头洞穴,它的构造酷似骷髅的半边脸,整个倒映在水中,好像一个 巨大的骷髅头 。

而今天所要讲述的这个洞穴不在于它的风景、构造等等,而是洞穴内放置的东西。

在2010年,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有一个村子,单看这个名字,如此的唯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叫做 桃花村 。

但是在 村里有一个放满了棺材的 洞穴 。

二者俨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这个村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在考古人员介入之后,找当地的村民一打听,整个人都呆住了。

“你好,我是一名考古人员,想问一下咱们桃花村是不是有一个堆满了棺木的洞穴?”

“确实有一个,不过也不是只有我们村子有,在 遵义市、铜仁市还有贵阳市和黔南州 都有,分不了 大概10到20个县 。”

毕竟是考古人员,什么大场面没见过,换做一个平常人,早吓得魂儿都没了。

这些洞中的棺材数量也不一样,最少的是一具,而平坝棺材洞有将近600具之多。

这么看来,很有可能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就像江西龙虎山上的悬棺,属于是 悬棺葬 。

在当地这种下葬方式叫做 岩洞葬 。

都说入土为安,那桃花村为什么是入洞为安呢?

为了知道事情的真相,考古人员对棺材洞进行了发掘。

岩洞藏不属于土葬,因为层层的夯土掩埋棺木。

发掘的过程并不繁复,但是,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棺材洞的奇特之处远比发掘前想象的只能用 “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形容。

在外人看来,只看得出是一个溶洞,别的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但是,它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个洞穴可是一块 “宝地” 。

出于对陵寝环境的考虑,人们对墓穴的选择总是格外的谨慎。

不管是 高官大臣们 还是 平平无奇的百姓 ,都会找一个江湖上的 风水先生 来看上一看。

而桃花村的人,请风水先生来看的主要是洞口,看它是不是像狮子。

根据平坝区 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应峰 描述: “棺材洞的洞口就像是狮子大开口,在原来上山门的两侧还有一副对联。”

对联是这么说的:

金狮舞绣球

刘氏子孙优

意思就是棺材洞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虽说这个洞在桃花村,但是它并不是本村人的专属墓地,是苗族刘氏家族放置棺木的地方。

那为什么洞里葬的都是刘氏子孙呢?

因为这里的主体居民都姓刘,最初的时候,只有一家人,

随着人口的增加,家族就庞大了起来。

家族庞大了,那寨子也就大起来了,分有 新寨、中寨、鹅抱蛋以及桃花 四个村寨。

而且洞里的棺木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 分得井井有条,同一个家族的人会放在一起,比如 最下面的可能是爷爷父亲,上面都是儿子孙子 。

那又为什么非得选择像是狮口那样的洞呢?

当地有句俗语 “葬得狮子口,代代出王侯” 。

由此可见, 狮子在当地是 驱凶辟邪的祥瑞 的象征 。

文所长说: “刘氏家族把棺材放到这个洞里,就是 保他们子孙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

但是洞里的一个奇怪现象让考古人员感慨不已。

洞中大部分的棺木都是成人用的,但是在旁边的一个区域里,都是一些 儿童棺木 ,而且年代也不一样。

根据形制来看,有的是 宋朝的 ,有的是 明朝的 。

按照摆放规律来看,年代不应该是延续迭代的吗?还有棺木的大小,为什么会有儿童的棺木?

考古人员找当地的老人一问,令他 满脸震惊 。

“前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在洞内会有一些不同时期的儿童的棺木呢?”

“ 因为古代的时候,医疗设施不如现在这么发达,孩子出生的夭折率又高,再加上后天的疾病 。”

如果把这个葬洞比作是了解刘姓先辈的窗口,那这个洞穴里藏有什么宝贝或者什么不为人知的 历史 ?

随着勘探的深入,考古人员发现里面不只是一种棺木,简直是“棺材博物馆”。

根据当地的老人讲:“ 这个洞里原本只有1000具棺木,中途发生了 一场火灾,烧毁了不少 。”

那火灾是怎么来的?

是 因为有 一些马蜂会在棺木里面筑巢,有些人就会上来讨蜜,用火熏马蜂导致的火灾。

有点可惜了, 要不是因为这场火灾,估计这个洞的 价值远远不止于是棺材 。

这里面棺材的种类使得牢固人员大开眼界 , 有普棺、方棺、梯形棺、栓棺、船棺、圆木棺六种。

但是随着发掘的深入,由于棺材的 历史 久远,竟然没有一丝的异味传出来。

当地的村民说: “因为他们的祖先生前为人正直善良,所以死后尸体不会发臭。”

暂且不说善良不善良, 人也是由 水 和 蛋白质等有机物组成 的,在 微生物 的作用下,尸体都会腐烂发臭。

那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呢?会不会做过尸体的处理?

像 长沙的马王堆女尸 ,不腐不臭,不就是因为做了特殊处理 。

“我想问一下咱们当地的习俗会对尸体做一些处理吗?”

“不会的,对尸体动手脚那是对先人的不敬,我们做不出来。”

难道是和死者 生前的特殊习惯 有关?

比如 河北香河的 周凤臣老太太 和陕西西安号称活了160岁的 吴云清老神仙 死后身体腐烂但是不臭。

因为他们 除了 吃斋念佛 ,还喝了 朱砂水 之类的东西 。

但是根据考察, 寨子里的饮食习惯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

既然没有做处理也不是生活习惯导致,那就 把目光放在溶洞本身。

专业人员拿出一测,还真是溶洞的原因。

平坝棺材洞现在还剩有600具棺木,没有异味的原因有四点。

说白了就是洞内干燥通风的环境减少了细菌的滋生。

那当地人为什么选择洞葬而不选择土葬或者火葬呢?

考古人员认为这 可能与贵州的自然条件 有关。

因为贵州当地的地形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占了总面积的七成。

那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而且 桃花村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 0.05公顷 ,严重低于联合国的标准。

所以啊, 如果再选择土葬的话,那岂不是占地方嘛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溶洞更适合他们居住,死者生前可能也会住在这里。

比如 安顺市的中洞苗寨 至今都 保留着在洞穴中生活的习惯 。

但是随着考察的深入,考古人员发现这里的地势不足以解释洞葬的来源。

考古人员说: “中国人建造房屋 自古以来讲究坐北朝南 ,这样也比较利于 通风采光 ,而 建造陵寝 也是一样的, 同样会采用南北走势 , 逝者通常会头南脚北 ,也就是 头枕山峰 , 脚朝着山脚 。”

再看洞内棺木的摆放,绝大多数都是头西脚东。

他认为“如此特殊的摆放,背后应该会有什么特别的指向。”

比如 在 甘肃的六八图遗址 ,考古队在发掘中也发现了有些陵室棺木的摆放是 东西向的 。

打开墓葬之后,考古队发现了朝向不同的墓,随葬品也是不同的,南北向的墓中有殉狗,而东西方向的就没有。

考古人员推测: 朝向不同的墓葬,应该埋有 两个不同的族群 ,那他们的 来历也就不同 。

桃花村的洞葬会不会也和族群的文化习俗或 历史 有某种关联?

据史料考证, 苗族先民源自蚩尤的“ 九黎”部落 ,生活地点在 黄河流域的下游以及长江流域中游的平原地区 。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现在生活在西南地区?

苗族在漫长的 历史 当中,经历过 五次大迁徙 , 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过 两次大迁徙 的苗族人已经是楚国的主体居民, 但是后来 秦国吞并了楚国,所以不得不进行 第三次迁徙 ,再后来, 到了汉唐和明清时期,又进行了 第四次 和 第五次迁徙 。

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来到了贵州境内,并且扎根在了易守难攻的大山中。

因为 迁徙年代的不同 ,所以导致了洞中棺木时代的不同。

那朝向的问题又怎么解释?

因为在苗族人迁徙的长河之中,方向都是 由东向西的 。

据此,考古人员推测,苗族的先祖忘却不了东方的故土,是一种乡愁。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比如他们有的也会采取土葬,就把 土葬称为 “下乡” , 洞葬称为 “进城” 。

进城的意思就是下辈子投胎转世可以到城里过更好的生活,

下乡就是在乡下继续生活。

这让我们看到了苗族先人的智慧,也让我们看到了后人为延续民族 情感 而做出的努力。

我们希望熠熠生辉的民族瑰宝可以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让大家都认识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贵州土司墓考古发掘

盘县大洞遗址的发现1993年是我国文物考古的丰收年,全国考古发掘项目达500多项,涌现出一批考古新发现,充分展示中华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与文化创造。翌年伊始,《中国文物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在首都北京召开评审会,经过充分讨论,考古学家们依据这些新发现的价值,从中评选出“九三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列榜首的就是贵州的“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这是继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在全国引起轰动。1996年11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大洞遗址被列为“国宝”。次年,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人类学学报》出了一期专号,刊登了一组研究盘县大洞的学术文章。

盘县大洞位于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距县城49公里。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前,谁也没有把盘县大洞看作文化遗址,洞里建有一座小庙,当地人常来此烧香拜佛。1990年,有人偶然在洞中拣到几件石器,这才开始引起注意。1991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人前来考察,认定这是一个有发掘和研究价值的古遗址。喜从天降,次年发掘仅用了21天,就有许多惊人的发现,海内外专家纷沓而至,成为考古热点。

发现虽然带有很大偶然性,而它的存在则是历史的必然。1929年发现“北京猿人”之后不久,在印度、巴基斯坦北部边界发现了更古老的“西瓦古猿”,这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联想,开始探索古人类的起源和路线,并把目光转向西南。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终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云贵高原是古人类的摇篮之一,从猿演变为直立人和智人的过程昭然若揭,其间并无缺环。在贵州发现了“桐梓人”、“水城人”、“穿洞人”、“兴义人”、“桃花洞人”等等。这与贵州的地理环境有关,气候温和适宜古人类生存,动植物丰富便于采集和狩猎,喀斯特地貌提供了大量可供制作石器的原料,而天然洞穴则是古人类遗址,有六枝桃花洞、水城硝灰洞,继之又发现盘县大洞。

上一篇:老挝巨型石罐,老挝最新消息

下一篇:奇闻趣谈在线看,奇闻趣视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